“开店后生意比以前好多了,有稳定的客源,稳定的收入,不仅解决我自己的问题,而且解决很多小伙伴的就业问题。”前年才到深圳谋生的宋先生,起初是在龙岗区坂田街道摆摊卖烧烤。如今,在龙岗城管和坂田街道办的帮助下,路边简易小摊变成了大门店,不仅生意更好,还带动了更多人就业。
在深圳龙岗,这样的转变不少见。曾经让城市管理者头疼的流动摊贩问题,龙岗区用“精准服务+有序疏导+严格执法”新解法,既守护了城市“颜值”,又熨帖了民生“里子”,让居民生活更舒心。
引摊入店
路边摊主变身门店老板
“以前这儿摆摊的人很多壹策略,挤得路都没法走,油烟味很重,路上垃圾也很多。”家住横岗街道六约北社区的居民欧女士,对曾经的街边摆摊乱象记忆犹新。现在,曾经连走路都得小心翼翼的路边,没有了乱摆卖的摊贩,变得整洁有序了许多。这样的改变,除了严格执法,还因为夜市疏导点的设立。在横岗,共设立了8个疏导点,而在全龙岗全区,规范的摆摊经营点有29处、临时疏导点5个,为1000多个流动摊贩搭建起固定“家”。这些疏导点绝非简单的“划地为界”,而是配套了完善的基础保障,从照明到垃圾清运全流程规范,既让摊贩经营更安心,也让居民消费更舒心。
“很多摊都摆到了疏导点,路过时买点小吃,喝个饮料都特别方便。关键是现在环境干净,看着就舒服。”欧女士的话道出了不少居民的心声。
如果说疏导点是“过渡港湾”,“引摊入店”则为有长远经营意愿的摊贩铺就了“稳定之路”。上文提到的烧烤店主宋先生,在街边摆摊时是城管的重点劝导对象。“街边摆摊是生活所需,城管队总过来劝导,我感觉这也不是长久之计,毕竟油烟很大,也理解。”在城管工作人员和街道办的劝导下,宋先生决定跟朋友开一间店铺。“期间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大,给我介绍优质店铺的地址位置,包括周边的环境,人群。”宋先生表示,开店后,生意明显好了很多。另一烧烤店老板孙先生,也是“引摊入店”的直接受益者。“过去摆摊时,顾客都是零散过客,每单消费三五十元,还天天提心吊胆;开店后最大一单卖了近四千块,踏实多了!”孙先生说。
据悉,目前,龙岗区城管部门深入一线采集近2500档摊贩信息,按特殊群体、职业摊贩等类别建立台账,实施“一户一策”疏导。通过联合国企、社区股份公司摸排空置商铺,根据摊贩的店址偏好、租金承受能力等需求精准匹配资源,助力摊贩从“流动游击”转向“合法经商”。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如今,坂田、横岗、园山等街道已有30余个特色摊点完成“入店升级”,闲置商铺被盘活、摊贩收入有保障、居民消费更便捷的“三赢”局面正在形成。
刚柔并济显成效
月度民生诉求量实现“五连降”
治理的成效在数据里清晰显现。
据介绍,龙岗区在提供精准服务的同时,并未放松规范管理,每周联合公安、交警等力量开展3次统一执法行动,重点整治堵塞消防通道、油烟噪音扰民、污染路面等违规行为。但执法始终坚持“教育优先、处罚为辅”,对首次违规者侧重宣贯引导,对屡教不改者依法严格处置。
自3月以来,全区月度民生诉求量实现“五连降”,8月诉求量(2031件)较3月(3218件)下降41%。城市“颜值”持续提升,民生“里子”愈发厚实,龙岗用“精准服务+有序疏导+严格执法”的组合拳,让城市文明与市井烟火实现了和谐共生。
采写:南都N视频记者 颜鹏
图源: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壹策略
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